主题分类 | 体裁分类 | ||||
索 引 号 | 014290053/2023-00032 | 发布机构 | 淮安市商务局 | ||
文 号 | 淮商开发〔2023〕38号 | 公开日期 | 2023-04-27 | ||
文 号 | 淮商开发〔2023〕38号 | 公开日期 | 2023-04-27 | 失效日期 | |
名 称 | 对市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第92Y019号建议的答复 | ||||
关 键 词 | |||||
内容概述 | |||||
时效说明 |
尊敬的张溧翔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涟水经济开发区空港产业园加快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收悉。经认真学习研究,并充分征求市资规、工信、科技、人社、生态环境等部门办理意见,现答复如下:
涟水经济开发区是全市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排头兵,最新的2021年度全省经济开发区考核中,涟水开发区在全省91家排名28位,在全市7家省级开发区中排名第1。近年来,涟水开发区构建经济开发区、空港产业园、食品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一区三园”一体化发展格局,创成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省级智慧园区,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空港产业园发展空间广阔、区域优势明显,去年总投资超百亿的捷泰高效太阳能电池片项目成功落户,推动园区发展驶入“快车道”。
一、产业发展要素保障
保障园区发展空间。在当前的涟水空港产业园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内,还有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空间约 2000亩,可以保障近期的百亿级重大项目。市资规局将指导配合县政府根据需要启动城镇开发边界内的空港产业园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的编制工作,保障后期用地空间需求。
保障生态环境容量。市生态环境局将谋划编制《淮安市排污总量指标管理实施方案(试行)》。制定年度减排计划,督促县区统筹推进工业、农业、生活、交通等领域污染源减排。督促涟水县对园区内新上项目按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要求核准排放总量,对排污总量指标需求较大的项目提前制定保障方案,切实提高排污总量指标使用效益,服务更多优质项目。
二、重大项目招引建设
推动项目招引积势。一是突出园区推介。市商务、工信、科技等部门将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扎实开展“3+5+7”招商活动,通过华商大会、食博会暨金洽会、台商论坛、7场“走出去”和5场境外招商活动推介涟水经开区空港产业园,突出招引台资、日韩、欧洲等先进外资项目进入园区。提升签约项目质量。优化园区签约项目认定标准与流程,共同对重点签约项目开展研判。二是强化人才培养。通过五大驻外招商局实践锻炼、举办专题招商培训等,帮助涟水经开区空港产业园打造懂产业、懂政策、懂谈判的专业队伍。三是聚焦产业研究。围绕涟水经开区空港产业园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现有产业,加强产业研究,编制招商指南,绘制招商图谱,梳理捷泰新能源等已落户龙头项目上下游重点企业,构建园区专业招商格局。
推进科技联合招商。市科技局将积极与空港产业园开展联合科技招商,重点聚焦新能源、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招引产业链中的高技术、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提升入园项目科技含量,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来源支撑。
强化重大项目攻坚。优化项目建设全流程跟踪管理,将捷泰高效太阳能电池片项目纳入2023年百亿培育企业名单,按月跟踪项目进展与存在问题,编印百亿培育企业项目推进简报,推动项目加快建设。市商务、工信部门将进一步健全项目分析研判机制,对总投资10亿元以上工业重大项目在72小时内出具分析研判报告,从源头把控项目招引质效,推动更多科技创新、专精特新、战略新兴和强核补链项目落地生根、突破成势。
三、科技创新引领
加强科技人才招引。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引才机制,征集捷泰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产业企业的人才需求,精准对接高校相关院系,组织开展产业人才专场招聘。深入推进“千企百校”“雁归留凤”等专项行动,组织捷泰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产业企业赴多地高校开展人才招引活动。市科技、人社部门积极做好科技人才和产业人才招引活动。向各大高校院所专家教授推介园区企业,充分发挥“科技副总”带动作用,将园区科技型人才纳入科技人才数据库,推介科技型人才参加省市“双创”人才推介评价及项目申报,提高园区的科技人才含金量。
加强资金扶持力度。对在涟水经开区空港产业园注册的先进制造业产业企业,凡是参加市人社局举办的招聘活动的,按省内不高于1000元/场、省外不高于3000元/场的标准,给予参会单位补贴或免除不超过上述金额的交通食宿、招聘展位等费用。对标“333产业”发展需求,对符合相关奖补政策申报条件的人才,及时做好相关补贴的受理、审核及发放工作。
深化校企合作平台搭建。支持空港产业园围绕国家、省、市科创载体建设标准条件,有计划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对培育成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市财政给予10万元至100万元奖励。充分利用省市产学研对接会、淮安技术交易市场等,加大企业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知名高校及淮安本地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
四、加快产城融合发展
市资规局提出,空港产业园涟水片区在《涟水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中规划面积 14.82 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开发边界内建设用地规模为 11.02 平方公里,是中心城区“十字轴带、双心五片”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涟水滨河新城、经济开发区产城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涟水县加快捷泰路、机场中路北延、蒋庵东路等南北向道路建设,连接清涟大道和进场路,进一步完善配套功能体系。
淮安市商务局
2023年4月26日
联 系 人:杜兆永
联系电话:18952377120
抄 送:市人大人代联委,市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