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站内导航: 首页 > 信息公开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索 引 号 014290053/2023-00061 发布机构 淮安市商务局
文  号 淮商电商〔2023〕62号 公开日期 2023-06-07
文  号 淮商电商〔2023〕62号 公开日期 2023-06-07 失效日期
名  称 对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0220号提案的答复
关 键 词
内容概述
时效说明
对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0220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刘葆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淮安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电子商务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催生数字产业化、拉动产业数字化、推进治理数字化的重要引擎,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方式,是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淮安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电商已充分发挥了联通线上线下、生产消费、城市乡村、国内国际的独特优势,成为促进强大国内市场、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动力。

一、淮安市电商行业发展现状

2022年,淮安市网络零售额为170亿元,全市电商企业2055家,电商从业人员5.3万余人,助推淮安农产品培育了淮安红椒、涟水芦笋、淮阴黑猪、洪泽湖螃蟹、丁集黄瓜、苏嘴西瓜等特色品牌,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约17亿元,县、镇、村三级物流服务点覆盖率达100%。全市快递业务量从2013年的634万件增长到2023年4.66亿件,共有11个物流品牌企业在我市设立苏北区域快件转运中心,快递日均转运量近600万件。交易规模前五名的分别是:食品酒水、个人化妆、家居家装、在线餐饮、母婴。

各县区网络零售,市经开区占29.2%、清江浦区占16.38%、淮安区占14.43%、淮阴区占14.23%,盱眙县占9.43%、涟水县占7.89%。洪泽区占5.3%、金湖县占4.53%,交易平台主要以天猫、淘宝、淘鲜达、美团外卖、拼多多、京东为主。新业态电商直播平台以点淘、抖音、快手为主,总零售额11亿元、销售量2212.2万件,主播数1959人、直播场次23万场次。

截止目前,我市已创成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1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4个、省级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示范基地1个、省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1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13个、省级数字商务企业5个。我市3个涉农县实现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覆盖,盱眙全球龙虾交易中心成功入选省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洪泽县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汇报获得省商务厅陈涛厅长的批示肯定,金湖县农村电商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案例获《江苏商务》登载推介。

二、淮安市电商发展的瓶颈和问题

(一)重视程度低。电商发展没有列入省对市的考核,市对县也没有将电商工作纳入考核范围,考核对于县区政府而言是工作指挥棒,没有考核的工作列属于一般性工作,投入的人力和财力相对较少,工作重视程度普偏较低。淮安处于苏北腹地,产业、科技、人才基础较弱,电商主要群体以内贸消费电商为主,大多由传统贸易商转型而来,税收贡献率不高,列统较少,因此大部分县区政府不重视电商,对电商发展没有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

(二)产业基础弱。目前,我市产业布局整体较为分散,集聚程度偏低,各县区产业主导性不强,特色不鲜明。全市产业发展规划上,存在县域间协同不足、内容重复、产业链条短,而且多数处于产业链下游,龙头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较少,其次是产业深度融合不够,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较低,核心竞争力不强,未能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品类主要是中间产品,缺乏终端产品,而淮安电商企业主要还是以消费电商为主,产业和电商之间缺乏融合点,导致电商企业在淮安缺乏供应端。

(三)产业环境弱。电商企业发展存在四个瓶颈,一是招人难和留人难,淮安目前的产业结构和薪资水平很难留住中高端人才,四通八达的高铁和高速反而导致了人才的虹吸效应,电商企业培养好的人才,很容易就跳槽到了苏南。二是找商品难,淮安自身缺乏产品制造的基础,也缺乏产品贸易流通的基础,大部分的电商企业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外地选品,这也导致了有些电商企业外移。三是融资难,这两年,地方银行开始针对于电商企业有了一些融资政策,但整体而言还是门槛高、体量有限,国资平台的金融创新热情不高,淮安本地电商企业融资渠道和模式相对单薄。四是场地难,我市目前的政府平台场地,大多为科技孵化楼宇,捆绑了人才和科技指标,也有工业园区提供场地,捆绑开票销售和税收要求,我市电商企业主要以消费品销售为主,场地述求为办公和仓配一体,故多数企业租用工业厂房改造,企业布局零散,未能形成集聚。

三、电子商务发展对于淮安产业发展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九大、二十大报告均指出数字经济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作为数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子商务,必将成为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成为就业创业的重要渠道,成为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在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有助于经济要素有效配置。电商已将经济运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进行高效关联,汇集了商业和贸易最核心的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三大资源,并积极探索跨地区跨市场协同发展模式,全面提高淮安全市各级经济要素协同配置效率。如我市电商企业代表乐享商贸,老板80后,2012年来淮创立电商销售公司,年销售从1000万做到了4.3亿,公司员工20多人,从一家从事全球咖啡的销售销售型企业,开始投入电商仓配和供应端、产品端环节发展,不仅带动当地人口就业,也为我市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冷卡食品的老板95后,2021年创业,年销售从300万做到了2.4亿,专注于荞麦产品的研发和销售,主打荞麦面,准备投资荞麦面加工。

(二)有助于城市人口数量和质量的提升。电商的发展对产品、品牌、供应链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电商平台获客成本维持较高水平,跨境电商对供应链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品牌、设计、自建工厂的权重不断提高,电商企业在产品设计、系统开发、品牌运营、内容策划等方面高水平运行,这些对于人才都提出新的高度要求,不仅可以实现产业留人、素质提升的效果,也不断助推企业加强中高端人才以及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力度。比如淮安瀚唐科技自2013年开始从事电商人才培训,每年为外地和全市电商企业培养输送电商人才达千余名,其中学员中有70%留淮发展,月薪基本实现了5000+/7000+。

(三)有助于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农村电商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也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电商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新载体。农村电商促进了乡村原有产业的市场拓展,加快了乡村产业的改造升级,甚至催生了农村新的产业,实现由一个农户的特色产品变为一个当地的特色产业,有力地带动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农村电商催生了电商服务业等新的配套产业集群,带动包材、印刷,纸箱加工、打包带生产、快递物流、美工摄影、数据分析、市场推广、人才培训等多行业发展。

(四)有助于消费品加工产业集群。电商做为整个产业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承载了从上游到下游的所有产业数据和消费数据。目前,淮安电商企业交易的商品大多为日用消费品,而这些产品与我市作为交通枢纽城市的物流优势有紧密的联接关系,也带动了30余家电商三方仓配企业在淮集聚。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方面,依据电商企业上下游数据,围绕企业关心的辐射市场、物流、人力招聘、税收、厂房、土地等要素(重要性按照顺序排列),构建营商环境,降低营商成本,就可以实现“迁不走、愿意来、留得住”的场景,实施精准招商和高站位的产业规划布局,即可进一步提升淮安产业集群发展水平。

四、推动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实施计划

“十四五”期间,围绕推动淮安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主题,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做优做强电子商务产业,着力推动电商产业集群发展、特色产业园和县域电商服务体系等建设,为电商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

紧扣电商发展目标,强化组织保障措施。制定县区、部门联动的联席会议制度,并出台切实可行、有力的产业引导政策,重点围绕电商物流园区、电商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拟定工作目标任务,规划到2025年全市电商零售额达300亿,实现年均增长15.7%,并结合特色园区的产值、电商贡献度、税收贡献等内容,建立健全考核办法,引导电商销售业绩和税收留淮。积极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完善县域电商服务体系建设,引导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建立县域服务机构,辐射带动乡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

(二)调整优化招商模式,完善电商产业链条。围绕淮安现有的物流资源禀赋,放大电商企业的链条属性,结合电商企业承载的上下游产业数据和消费数据,从终端产品的下游往上延伸,通过由政府引导变成政府主导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出台优惠孵化政策,招引一批带动力强的知名电子商务企业落户淮安,构建特色产业园,让电商成为助力我市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动力,更大力度推动实体经济和网络经济相融合。比如淮安的三方仓主要是美妆和宠物用品,下一步主要是围绕电商的上下游,招引制造企业、仓配企业、销售企业形成混合业态产业园,进一步提升园区契合度高和税收贡献度。

(三)整合人才服务资源,实现电商人才双招双引。结合我市当前人才政策实际,从对淮安产业实际需求和对本地产业贡献度上优化整合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和人社局等部门相关人才政策标准,将对本地产业贡献大的电子商务运用管理、短视频运营、直播等人才,纳入市级人才标准,并享受相关人才政策。其次从便于企业人才培训手续申报出发,进一步简化人社部门负责的技能人才留淮和培育政策申报流程和审批手续,实行不见面申报审批,让人才补贴资金落到实处,提升企业人才培养动力,促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

(四)围绕现有物流优势,夯实电商产业发展基础。淮安现代流通体系已形成辐射长三角北部、全国全省重要快递物流节点之一,全市共有11个物流品牌企业在我市设立苏北区域快件转运中心,快递日均转运量近600万件,充分发挥了现代流通体系在促进消费、项目招引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结合当前淮安电商企业发展需求和园区现有空置厂房、仓库情况,建设电商小微产业园,引导电商企业集聚发展。其次是结合淮安物流基础优势,规划高标仓配组合企业办公和高标厂房为主的大型电商物流集聚区(1000亩),建设一批以加工、现代仓配、展销展示、办公等为特色的电商产业园区,进一步夯实电商发展基础。

 

 

淮安市商务局

2023年 6 月 6 日

 

 

联 系 人:冯海洋

联系电话:13951265127

抄    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

淮商电商〔2023〕62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