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类 | 体裁分类 | ||||
索 引 号 | 014290053/2023-00137 | 发布机构 | 淮安市商务局 | ||
文 号 | 淮商办〔2023〕150号 | 公开日期 | 2023-12-15 | ||
文 号 | 淮商办〔2023〕150号 | 公开日期 | 2023-12-15 | 失效日期 | |
名 称 | 关于印发《淮安市推进商务领域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 ||||
关 键 词 | |||||
内容概述 | |||||
时效说明 |
各县(区)商务局,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淮安工业园区、淮安生态文旅区经发局,局机关各处室,贸促会各部,各直属单位:
现将《淮安市推进商务领域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3—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淮安市商务局
2023年12月14日
淮安市推进商务领域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3—2025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和推进数字政府高质量建设的决策部署,加快我市商务领域数字化转型和改革进程,助力商务高质量发展,根据《江苏省商务厅关于印发统筹推动商务领域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淮安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市政府关于印发淮安市加快统筹推进数字政府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网络强国、智慧社会、数字政府和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省商务厅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统筹推进数字政府高质量建设、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等工作部署,推动数字经济与商务领域深入融合,推动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市场平台数字化转型,发展数字贸易,引导数字消费,优化整合数字政务,全面提升我市商务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为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和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目标
建设全市商务信息服务平台,上线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商务领域公共数据资源安全有序开放,应开放公共数据开放率达100%,在稳外贸、促消费、美食宣传、跨境贸易等方面深度开发应用场景,建设智慧商务综合服务体系。到2025年,全市网络零售额达450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超8亿美元,打造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1-2个,新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公共海外仓)等载体平台5家以上,培育省级电商示范企业、集聚区10家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加大招引数字产业项目。瞄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重点开展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智能终端等产业研究。赴深圳、浙江等数字经济发达地区开展小分队招商,依托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展会开展数字经济招商,大力招引产业链龙头项目和补链、延链、强链关键节点项目。(责任单位:招商中心,各县区商务部门,以下均含,不再单独列出)
(二)创新数字化招引和服务方式。不断创新数字化招商方式,上线运行“投资通”,实现云推介、云视频、云手册、云看地。完善招商推介“云展厅”,通过数字化手段展示全市产业发展、营商环境、特色园区等。优化“投资淮安”指引服务体系,集成发布淮安市、县区(园区)投资指南和产业投资热力图,全方位呈现产业方向、地块信息、配套政策等投资信息。持续优化区域间产业项目落地成果共享机制,对各县区(园区)流转招引信息促成投资落地的予以奖励。(责任单位:招商中心)
(三)深化数字技术在商贸流通领域应用。不断深化5G、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商贸流通领域的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鼓励和引导商贸流通企业以数字化手段促进生产、分配、批发、零售、消费各环节服务循环畅通。引导传统商品市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传统交易场景数字化重构,发展直播生态基地,推动批发采购与体验式消费结合,打造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型商品集散中心。落实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任务,引导推动重点市场建立数字化管理和信息化服务平台,提升现代化流通和服务水平。推动电商平台设立老字号品牌专区,鼓励老字号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责任单位:市场处、电商处)
(四)推动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结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省级试点建设,推动社区商业、服务业创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资源有效整合利用,提升生活服务业数字化水平,优化便民服务。推动淮海广场、水渡口广场等商圈数字化建设,提升御码头、1415街区、河下古镇等特色街区消费品质,建成一批智慧商圈、智慧商品示范试点项目。支持餐饮品牌企业数字化转型,依托智慧城市地信通平台基础地图能力,通过“i淮安”等平台打造淮扬菜美食图谱,集合交通导引、消费促销、体验推广、建议征集、积分兑换等智能服务、互动交流功能,宣传推介淮扬美食,服务市民和来淮旅客。(责任单位:市场处、美食中心)
(五)加强电商产业基地建设。出台扶持电商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每年开展2期以上电商平台直播培训,着力打造在全国、全省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电商品类。提升全国农村电商示范县发展能级,实施“数商兴农”,推进县域电商集聚发展。支持盱眙县建立龙虾电商产业园,鼓励洪泽湖大闸蟹、金湖莲藕发展基地电商,完善配套服务,形成产业集群。指导淮安区电商物流园用好国家级电商基地招牌,统筹周边区域规划建设高标仓储和厂房集群,建立长三角快消品交易中心,加快提档升级“二次创业”。到2025年,网络零售额达450亿元,争创省级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数字商务企业10家以上。(责任单位:电商处)
(六)加快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完善跨境电商发展基础设施,推动市级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实体运营。打造生态新城跨境电商产业园、经开区汇金云谷、淮安区盘古产业园等跨境电商产业基地,提升创业孵化基地功能,建设集企业孵化、选品对接、供应链综合服务功能的示范园区。在综保区北片区建设进口水果集散市场,带动保税物流、冰鲜电商发展。到2025年,培育打造1-2条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新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公共海外仓)5家以上。在跨境电商B2B出口方面持续发力,深化与阿里巴巴国际站服务中心、公共海外仓等跨境电商平台合作,提升企业数字化营销能力。大力推动传统外贸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积极实施“店开全球”专项行动,推动新增200家以上出口活跃网店,力争2025年跨境电商交易额达8亿美元以上。(责任单位:外贸处、口岸处)
(七)培植服务贸易发展根基。指导县区依托市软件园、电商产业园等载体,加大服务外包、服务贸易企业招引力度,引导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服务贸易,发展软件研发设计、服务外包、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等数字商品贸易。加大对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我市优势制造业产业服务化发展,向咨询、研发、设计、维修、检测、金融服务等延伸,探索“数字+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做大做强技术进出口、工业设计等业务规模。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徐州)国际服务外包合作大会等数字贸易会展活动,加强合作交流、开拓市场。(责任单位:运行处)
(八)推进园区数字化转型。推动开发区开展数字化改造,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水平供给,进一步提升承载配套能力。完善智慧园区建设规划,从行政与市政空间、产业空间、交通空间、生态空间、居住与公共服务空间等维度全方位、高水平统筹谋划布局智慧园区建设。按照科学园区和现代产业园区发展理念,推广物联网、大数据、云存储、云计算等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在开发区管理运行、服务企业中的应用,建设“园区大脑”,全面提升运营管理和产业服务水平。支持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争创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推动我市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创建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园区,促进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发展。到2024年,开发园区数字化功能服务实现全覆盖。(责任单位:开发区处)
(九)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按照全市数字政府“总门户”建设统一部署,整合商务部门各类政务服务系统,统一接入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商务部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达100%。落实“凡是本市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凡是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无纸化”“零材料”办理。落实以“共享交换体系为主,超级数据管理员为补充”的数据共享运行机制,整合归并政务数据交换通道,推动商务部门政务信息接入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打破数据壁垒,推进商务领域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公共数据按需共享率达100%。(责任单位:各处室、单位)
(十)提升数字赋能商务发展质效。建设商务信息数字平台,融合商贸流通、开放型经济、口岸管理等数据资源,连通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为商务分析、决策提供数字化工具,构建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商务大脑”。加强国内外经济、贸易政策研究和分析,为外经贸企业提供包括RCEP在内的自贸协定集成化综合性在线惠企服务。用好省成品油管理平台,深化“江苏加油”安全APP应用,推进数字监管。立足群众期盼、企业需求、工作需要,在汽车消费、家电下乡、美食推广、招商引资、展销会、对外合作等方面充分运用数字化平台、手段和技术,探索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创新,发展云端促消费、拓市场新模式,营造数字消费、市场开拓新场景,丰富居民数字生活,拓宽数字贸易发展空间。(责任单位:综合处、运行处、市场处、外贸处、外资处、外经处、电商处、开发区处、口岸处等)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统筹协调。成立市商务局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统筹协调商务领域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改革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各县(区)商务部门要制定本地区细化方案并推进实施。
2.加大政策支持。加强中央、省、市商务发展资金、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统筹,加大对商务数字化转型重点领域、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及试点示范的支持力度。支持数字经济领域重大项目列入省、市重大项目,强化用地用能保障。
3.强化人才培育。把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改革作为商务系统重点学习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培育数字思维、数字认知、数字解决能力的人才,提升数字化管理和服务能力。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加大数字化人才引育,开展经验总结、业务交流。
4.加强监测考核。开展商务领域数字化转型相关试点示范,积极向上争取省商务厅支持数字商务企业培育和建设,开展数字经济统计监测及数字化转型综合评估,强化动态监测和分析研究,定期评估推进落实情况。
附件:淮安市商务局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
淮安市商务局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
成员名单
为进一步加强淮安市商务局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商务政务信息化项目一体化、集约化建设,加快商务领域数字化应用创新,经研究决定,成立淮安市商务局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龚晓琴 局党组书记、局长,口岸办主任
副组长:姚文钧 局党组成员、贸促会会长
许志豪 二级调研员
刘 旻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施爱军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周 菲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赵春丽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立健 局党组成员、口岸办副主任
刘 锋 贸促会副会长
张俊梅 贸促会副会长
庄成锤 外资招商服务中心主任
成 员:郑文昌 办公室主任
李逸萱 外资处处长
卜言锦 对经处处长
江 峰 市场处处长
袁锋军 运行处处长
冯海洋 电商处处长
李 松 开发区处处长
孙从刚 安监处处长
胡爱华 口岸处处长
郭晓瑾 法规处处长
谢祖平 再管中心主任
方 慧 园区执法大队副大队长
黄志波 创意美食中心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办公室,承担日常事务,负责推进数字化转型各项工作,督促检查有关任务完成情况(领导小组成员如有变动,由相应职务人员接替,不再另行发文)。
淮安市商务局办公室 2023年12月14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