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类 | 体裁分类 | ||||
索 引 号 | 014290053/2024-00043 | 发布机构 | 淮安市商务局 | ||
文 号 | 淮商开发〔2024〕48号 | 公开日期 | 2024-05-31 | ||
文 号 | 淮商开发〔2024〕48号 | 公开日期 | 2024-05-31 | 失效日期 | |
名 称 | 对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2号建议的答复 | ||||
关 键 词 | |||||
内容概述 | |||||
时效说明 |
赵明冬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全力支持淮安综合保税区发展的建议》 收悉,现答复如下:
淮安综合保税区于2012年7月批准设立,是全国第23家,我省江北第一家由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而成的综保区,分为南、北两个片区,呈“一区两片”格局。南片区、北片区分别于2013、2023年通过验收,实现全域封关运作。2023年,综保区完成公共预算税收收入1.41亿元;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71.51亿元,同比增长68.2%。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综合保税区建设发展工作,全力打造淮安开放型经济发展重大平台,着力培育淮安综合保税区在产业配套、对外开放、营商环境等方面的综合竞争新优势。根据省市有关政策,结合《建议》中的重点内容和意见建议,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统筹协调力度
加大市级统筹支持。在淮安经开区总体框架范围内,支持综保区形成相对独立的运行机制,提高运行效率。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淮安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组织海关、商务、财政、发改、税务、科技、外汇、自然资源和规划等单位,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及时会商、解决综保区的各项建设发展问题,强化部门联动协作,形成支持综保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加强优质项目招引。指导绘制综保区招商地图,制定《淮安综合保税区产业发展五年规划》和《空港产业园招商引资三年行动方案》。全面梳理综保区土地、仓库和厂房资源,加大宣传推介,特别关注有涉外业务的生产型、贸易型、仓储型企业,引导更多项目落户综保区。争取每年新入区项目3个以上,利用3年时间逐步提高土地利用率。
二、共享综合保税功能
强化区区联动发展。充分发挥淮安综保区全省唯一临空型综保区优势,用足用好淮安综保区加工贸易、保税进口、保税仓储、保税研发等功能,按照市场导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集约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推动全市各地共建共用共享综保区功能。对各县区开发区引入综保区的项目,除享有市委、市政府关于招商“飞地”政策外,同时享受综保区内有关优惠政策。综保区和项目引进方共享招商引资成果。
三、积极培育贸易新业态
加快跨境电商发展。高标准建设跨境电商孵化培育中心、跨境电商综合运营中心、保税备货+现场体验的全功能展示展销中心,打造“保税展示+跨境电商”新零售模式。实现跨境电商保税进出口、直购进出口、B2B直接出口、出口海外仓全业务形态落地。跨境出口税收优惠政策应享尽享,制定跨境电商企业政策大礼包,让市场主体“叠加”、“顶格”享受税收优惠。力争每年新引进跨境电商企业3家,新增跨境电商进出口6000万美元。
放大物流分拨优势。支持建立市级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提升保税物流平台功能,加强大宗商品、原材料、快消品物流分拨类项目招引,引导全市外贸物流企业进入综保区。鼓励区内物流企业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国有平台保税物流服务水平,降低企业成本。落实退运管理,减轻退运成本。对符合规定的退运商品,及时出具《出口货物已补税/未退税证明》,协助企业申请办理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退还出口关税等事宜。
四、推进口岸联动发展
打造“一区两港”新模式。推进口岸协同协作,打造“一区两港”联动发展新模式。充分发挥综保区保税优势、机场货站的口岸功能与淮安港运力、运费优势,通过提升数字化、智能化监管水平,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引导企业集聚。结合物流、位置、产业等因素,科学规划南北片区功能,积极推动入区项目合理选址,形成产业集聚。
感谢您对综保区工作的关心支持!您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操性,我局将在当前和今后工作中充分吸纳,共同推动综保区高质量发展。
淮安市商务局
2024年5月29日
联 系 人:陈晨
抄 送:市人大人代联委,市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