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站内导航: 首页 > 信息公开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索 引 号 014290053/2024-00064 发布机构 淮安市商务局
文  号 淮商建〔2024〕70号 公开日期 2024-07-01
文  号 淮商建〔2024〕70号 公开日期 2024-07-01 失效日期
名  称 对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ZXTA32080020240200号提案的答复
关 键 词
内容概述
时效说明
对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ZXTA32080020240200号提案的答复

市农工党:

贵组织提出的“关于破解小店经济发展困境助推经济活力释放的建议”集体提案收悉。该提案由市商务局承办,市税务局、市场监管局、城管局、金融监管总局淮安监管分局联合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小店是商业的“毛细血管”,也是连接千行百业、服务千家万户的“神经末梢”,在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大多数实体“小店”面临着营业额减少、营业成本增高等困难,从中央到地方积极出台相关政策,着眼于实体小店的难点痛点,进一步围绕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发展需求,通过精准优惠政策有效帮扶,助力小店经济发展前行。今年以来,淮安市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提高服务措施便利化程度,打通扶持政策“最后一公里”,为小店商铺发展减负、提速、增效,助推小店经济稳步发展。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金融监管部门印发年度普惠信贷指导意见,指导银行机构制定普惠领域信贷计划,推动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等普惠主体金融支持。引导银行机构加大产品服务创新投入,针对小店经济发展需求,积极开发小额信用贷款产品,推广随借随还的循环贷模式,推出更多适合小店轻资产特点的普惠信贷产品。截至一季度末,全市个体工商户贷款较年初净增27.99亿元,增速5.53%,其中信用贷款较年初净增14.97亿元,增速12.23%;今年新发放贷款平均利率4.87%,较上年度下降29BP。

(二)搭建惠企服务平台。打破银企之间信息壁垒,整合全市38家银行信贷资源,借助微信小程序打造惠企“码上贷”平台,市场主体扫描一个二维码即可畅达全市银行信贷产品,通过智能筛选比较,市场主体可以自主选择银行机构,挑选合适贷款产品,发布融资需求。推动建立专岗跟进、实时受理、限时办结的服务机制,为市场主体提供“少跑腿”“一站式”信贷融资服务体验。平台上线以来,累计促成授信365.61亿元,惠及各类市场主体3.86万户。

(三)提升税收优惠政策知晓度。深度挖掘纳税人缴费人数据,打造“淮税e码通”的“1+3”线上服务渠道,指导县区建立中小企业服务站持续推广e码通。为纳税人提供智能应答、人工互动、互动办理、互动查询等互动办税辅导和24小时“云端窗口”咨询服务,打造“办中能问”“问中有办”“办问协同”的全新办税模式。依托BIEE深度挖掘纳税人缴费人数据,通过精准推送税费政策,实现“人找政策”和“政策找人”的叠加双向互动。不断拓展精准推送范围和渠道,将税费政策、服务举措、操作指引、提示提醒等全面纳入推送范围,做好政策和提示的精准送达。

(四)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限制。根据省统一部署,市数据局和市税务局联合打造“一企来办·苏税援”涉税专业服务平台,聚焦纳税人、涉税专业服务机构需求,将服务规范、有资质、信用等级较高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集中起来,公开入驻机构的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执业资质等信息,提供多种选取方式,方便有需求的经营主体“货比三家”找机构。淮安“一企来办·苏税援”已于2024年2月7日上线试运行,目前可以办理一般税务咨询、专业税务顾问、纳税情况审查等8个涉税服务业务,已入驻涉税服务机构296家。

(五)助力小店发展壮大。市场监管部门聚焦个体户转型升级存在的不易“顽症”,联合相关部门推出“无须先注销再新办,直接变更为企业”模式,助力我市小店经济发展壮大。开设服务专窗,提供政策解读、业务辅导、帮办代办等综合服务,推动5部门信息共享集成、流程集成,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审批时间压缩至0.5小时,将个体户注销、公司设立2个环节合二为一,申报材料减少80%,支持转型企业通过网络平台“一键”更新,让市场主体省心省力。全市2023年办理“个转企”439户,同比增长362%。

(六)深化平台资源整合。联合市电子商务协会、本地电商服务企业、电商平台企业,举办“淘宝直播惠企新政淮安专场对接会”活动,鼓励淮安本地企业利用电商新业态拓市场、促发展,推动个体工商户与主流电商平台的业务合作,进一步加大个体工商户在直播电商领域的布局,整合数据资源和市场资源,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联通线上线下、生产消费、城市乡村的独特优势。截至目前,全市已培育主播3000余人、直播间1000余个,网络活跃店铺数3万余个,从业人数达5万多人。

二、下一步推进措施

(一)加强普惠金融服务。组织开展金融业服务效能提升攻坚行动,推动金融机构持续优化小店经济、个体工商户等重点群体金融服务,推动银行在机制流程、产品服务、队伍建设等方面重点发力,强化服务优化创新,建立跟踪问效、激励推进等机制,切实加强和改进普惠金融服务。

(二)落实减费降税政策。深入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深化增值税改革、降低社保费率等大规模减税措施,重点落实社会保险费返还政策。清理涉及小店的违规收费项目,倡导国有企业、各类商贸服务企业为小店商铺减免租金,减免水、电、气、热等费用,降低小店经营成本。

(三)巩固“个转企”工作成效。允许个体工商户跨区域迁移和经营者直接变更,通过便捷高效的登记服务支持个体工商户延续发展。复制推广“个转企”试点经验,指导各地建立“个转企”培育库,开展个体户分型分类培育,优化完善帮扶举措,积极支持“个转企”。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市情的轻微违法行为,实施“首违免罚”,加大行政指导,引导商户遵纪守法、诚信经营。

(四)营造便利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管理方式,属地城管因地制宜,在不影响公共交通和周边居民生活的情况下,在规定时间段内可以外摆经营,以刺激消费需求。对门面比较小的店铺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影响交通、严格控制出店范围的情况下,门口可以划定“一米线”供店铺出店经营。在店铺周边做好清扫保洁工作,合理设置非机动车位和机动车位,做好停车线的划定工作。

(五)加强人才技能培养。结合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通过引导劳动者发展社交电商、网络直播等拓宽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渠道,引导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逐步解决小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等相关问题。

 

 

淮安市商务局

2024年6月25日

 

联 系 人:罗慈兵

联系电话:83900639

抄    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

淮商建〔2024〕70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