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站内导航: 首页 > 信息公开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索 引 号 014290053/2025-00027 发布机构 淮安市商务局
文  号 淮商党组〔2025〕19号 公开日期 2025-05-12
文  号 淮商党组〔2025〕19号 公开日期 2025-05-12 失效日期
名  称 关于印发《2025年淮安市商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计划》的通知
关 键 词
内容概述
时效说明
关于印发《2025年淮安市商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计划》的通知

局党组中心组成员:

根据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文件(淮宣通〔2025〕3号)精神,现将《2025年淮安市商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计划》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计划要求学习。

 

 

中共淮安市商务局党组

                                   2025年5月7日

 

淮安市商务局办公室                  2025年5月7日印发

 

2025年淮安市商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专题学习计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推进理论武装、加强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至关重要。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央精神和省、市委要求,按照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2025年全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计划》(淮宣通〔2025〕3号)精神,结合我局实际,制定2025年市商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计划。

一、学习重点

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上下功夫,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奋发进取,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努力在全省和全市发展大局中展示商务担当、贡献商务力量。本年度学习重点主要包括以下11个方面。

1.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作为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历史和人民的共同选择、郑重选择、必然选择,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必须深刻认识新时代的伟大变革,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深刻认识“两个确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信心之本、胜利之源,是完成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的根本保证,对于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要通过系统深入学习,提升政治站位,站稳政治立场,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更加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旗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马克思主义原理、连通中华文明根脉、融通时代精神,是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必须突出体系化学理化导向,深学细研《习近平著作选读》等原著原文,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理解这一思想的体系结构、内在逻辑以及各领域各部分理论观点的相互关系,努力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对引领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具有根本性意义。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党性滋养,把这一思想对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风操守的要求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的自觉行动。结合健全和落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实践指引和工作指导,把学习贯彻不断向各领域各方面深化,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重要论述,更加自觉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将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到商务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3.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刻认识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作风建设关系我们党能不能长期执政、履行好执政使命。深刻认识作风问题的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加强作风建设要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深刻认识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推动了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必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把持续深化纠治“四风”特别是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科学精准靶向整治,动真碰硬、务求实效。要巩固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集中整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突出问题,引导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4.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刻认识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21世纪世界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工作的科学行动指南。深刻认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首先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刻认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要更加自觉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解决实际问题,认真落实2025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5.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深刻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课题,是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深刻认识建设文化强国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关提升国际竞争力,必须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要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着力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着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着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6.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认识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深刻认识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刻认识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守的重大原则,坚持守正创新,既要有道不变、志不改的强大定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四个自信”不动摇,又要有敢创新、勇攻坚的锐气胆魄,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深刻认识广泛凝聚共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顺利推进改革十分重要,必须切实做好改革舆论引导工作,加强正面宣传,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筑牢全党全社会共抓改革的思想基础、群众基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实践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全面协调推进各方面改革,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塑造商务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7.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我国各民族血脉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经济相依、情感相亲,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深刻认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面向各族群众加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8.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深入理解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新兴领域迅速发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必须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深刻认识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强、把基层政权巩固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才能稳固,必须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要深刻把握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为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工作新局面贡献商务力量。

9.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深刻认识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必须始终保持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纪律教育机制,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深刻认识实现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党的建设要有新担当新作为,必须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汇聚抓改革促发展的强大动力,突出建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激励广大干部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当先锋打头阵、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推动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着力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从严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10.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原原本本、全面准确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研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文件,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工作部署,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

11.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商务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对淮安殷切嘱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起来,与总书记对江苏工作历次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对淮安殷切嘱托紧密结合起来,与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和市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总书记关于商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反复学习体悟、系统研究部署、全面推进落实,真正将总书记的信任期许转化为更好展示“象征意义”的实际行动,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落地见效,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淮安新实践迈出更加坚实步伐。

二、学习要求

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要坚守政治学习定位、突出理论底色,努力在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上下功夫,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更加注重到项目建设一线、企业发展一线、民生服务一线、安全生产一线开展学习,着力提高学习效果,重点用好以下学习形式。

1.交流研讨。坚持将交流研讨作为主要学习形式,防止以一般性传达、工作部署、业务培训等代替中心组学习。原则上每两个月安排1次交流研讨,在全年学习总次数中应当超过50%,每位中心组成员全年重点发言至少2次。

2.专题读书班。适时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班,开展集体学习和研讨交流。

3.个人自学。中心组成员应结合工作需要和本人实际,明确学习重点、列出年度学习清单,并把个人自学作为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交流研讨的前置环节,不断提高政治意识、强化理论思维,推动实际工作的过硬本领和能力。

4.现场研学。充分发挥本地红色资源、科创资源、文化资源和各类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等作用,综合运用项目观摩、实境教学等沉浸式学习形式,组织中心组成员深入一线开展现场研学不少于1次。

5.观看专题片。围绕安全生产、巡视巡察等专题,组织观看一批高质量的专题教育片,增强中心组学习的生动性和多样性。

6.专题调研。中心组成员应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聚焦事关淮安商务和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结合分管领域工作,深入基层、企业和群众,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扎实开展调研。全年至少安排1次专题调研,中心组各成员至少撰写1篇高质量调研报告,并适时组织交流调研成果。

三、其他方面

1.参考资料和辅导材料另发。

2.每月具体学习安排计划另发。

3.每月通过意识形态和中心组学习日常管理平台报送相关学习情况。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将加强督促指导,开展中心组列席旁听工作。

 

附件:2025年市商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安排


附件

 

2025年市商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安排

 

序号

学习内容

出席、列席人员

学习

形式

学习

时间

1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

局党组中心组成员,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机关各处室、贸促会各部、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

交流研讨

1月

2

习近平经济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局党组中心组成员,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机关各处室、贸促会各部、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

集中学习

2月

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全国两会精神

局党组中心组成员,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机关各处室、贸促会各部、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

交流研讨

3月

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

局党组中心组成员,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机关各处室、贸促会各部、各直属单位、丰聚公司主要负责人,各党支部书记

交流研讨

3月

5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论述

局党组中心组成员,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机关各处室、贸促会各部、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丰聚公司主要负责人,各党支部书记

交流研讨

4月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

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安全生产有关法规、商务系统安全生产有关会议精神

局党组中心组成员,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机关各处室、贸促会各部、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

观看专题片

交流研讨

5月

7

习近平文化思想

局党组中心组成员,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机关各处室、贸促会各部、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

集中学习

6月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8

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论述

局党组中心组成员,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机关各处室、贸促会各部、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

集中学习

7月

9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党委(党组)落实统战工作责任规定》

局党组中心组成员,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机关各处室、贸促会各部、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

集中学习

8月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

10

调研观摩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局党组中心组成员,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有关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

现场研学

交流研讨

9月

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商务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对淮安殷切嘱托

1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局党组中心组成员,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机关各处室、贸促会各部、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

集中学习

10月

1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

局党组中心组成员,有关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

交流研讨

11月

交流年度专题调研成果

13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局党组中心组成员,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机关各处室、贸促会各部、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

交流研讨

12月

淮商党组〔2025〕19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