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站内导航: 首页 > 信息公开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索 引 号 014290053/2025-00033 发布机构 淮安市商务局
文  号 淮商电商〔2025〕38号 公开日期 2025-05-30
文  号 淮商电商〔2025〕38号 公开日期 2025-05-30 失效日期
名  称 对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ZXTA32080020250084号提案的答复
关 键 词
内容概述
时效说明
对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ZXTA32080020250084号提案的答复

冯海洋委员:

您提出的大力发展电商产业 提升我市批零数据贡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商务局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积极推动电子商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大力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开放共享,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中通、圆通、申通、德邦等11家知名快递物流企业在淮建设分拨中心聚集园区,全市累计网络经营主体3000多家,活跃店铺数3.57万个,从业人员6.05万人。据第三方不完全统计,2024年淮安全市网络零售204亿、同比增幅11.5%,其中直播网络零售32亿元、同比增长23.2%;全市网络零售额增速全省第三、Ⅲ类地区第二。淮安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园获批全国电商示范基地综合评价A档,盱眙龙虾产业园、洪泽健康食品集聚区获批省级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

一、工作举措与成效

一是强化政策引领,做大产业扶持。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电商产业发展,将其作为推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为电商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培育了一批典型电商示范企业,形成了产业链集聚效应。国内头部企业子初个护、仪菲美妆、天马运动、中宠食品等在淮集聚;本土培育企业爱特福84股份、宝姿实业、瀚唐信息技术、威特电商、康尔馨家居等13家企业先后获评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江苏康尔馨家居生活有限公司、江苏多拍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淮安幸运星设计服务有限公司、江苏淮安苏食肉品有限公司等电商企业引领全市网络销售额快速增长,成为我市电商发展的新动能。

二是推动平台搭建,做好园区建设。为推动电商产业集聚发展,我市大力推进电商产业园区建设,打造了一批功能完善、服务配套的电商园区。先后创成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1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3个,省级县域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2个,涟水、盱眙、金湖获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此外,依托优越的区位和交通条件,我市成功打造区域性快递分拨与仓配中心,吸引中通、圆通、申通、德邦等多家知名快递物流企业聚集园区。利用邻近快递分拨中心的优势,重点布局电商龙头企业的仓配项目,天马运动、威特家居、仪菲美妆、康尔馨家纺及阿里菜鸟等优质项目相继落地,带动50余家第三方品牌仓配企业在淮落户。

三是引导品牌培育,做强市场拓展。品牌建设是电商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我市积极引导电商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培育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电商品牌。例如,淮安冷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品牌升级和技术创新,其冷卡荞麦面产品在抖音平台荞麦方便面销量中位居首位。乐享咖啡从代理经销雀巢咖啡到自主经营“猫屎咖啡”品牌,实现线上年销售2亿元,同时积极布局线下连锁品牌实体店。此外,我市积极开展红色主播和网红达人等“新农人”培育工作。在“2024江苏省电商直播大赛”中,淮安培育的乡村红色主播李浩(小李书记)荣获决赛亚军,同时还涌现了金城武、小陆在乱窜、小城牛事等一批直播“新农人”。联合抖音、美团等平台开展公益培训与直播活动,助力本地企业打造网络销售矩阵,推动电商企业网络销售提质增效,全年直播网络零售额32亿元、同比增长23.2%。

二、面临的困难

一是电商行业关注度不足。当前我市项目招引考核指标重投资生产、轻消费,对适合电商属性的传统产业、快消品产业的关注度较低,导致电商产业发展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和引导。此外,电商产业在资源分配上不及工业项目,获取发展要素难度较高,导致电商企业发展空间受限,未能享受到人才支持、产业补贴等优惠奖补政策,难以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二是电商生态建设不完善。随着电商产业的发展,企业转型需求日益增加,如从销售往仓配物流延伸,或线上线下融合等。但在转型过程中,电商企业面临一些困难。一方面,我市各县区主导产业多为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而电商企业涉足的领域大多是消费品产业,不在主导产业、战略产业范围内;另一方面,部分园区设置了投资额度门槛,如5亿元以上项目进园区,1-5亿元项目进街道乡镇,亿元以下基本不接纳,这使得电商企业转型过程中想获得县域园区要素资源支持难度较大。

三是供应链建设有待加强。电商供应链建设是电商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市电商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供应链整合能力不足,难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供应链体系。此外,我市电商供应链的数字化水平较低,采购、仓储、配送等环节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导致供应链效率低下,成本较高。另外,我市电商供应链的物流配送能力也存在不足,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发展环境。一是结合淮安交通枢纽区位优势及电商仓配集聚的发展现状,市级层面加强顶层设计,高位谋划制定出台《全市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做好产业布局,推动电商产业与工业、物流等产业协同发展,着力打造长三角区域电商中心和枢纽电商产业新高地。二是加强园区载体建设,优化电商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为电商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三是突破重点项目,加大对龙头电商企业项目的招引力度,以点带面推动电商产业整体发展。

二是完善电商生态,助力企业转型。一是优化产业政策,将电商产业纳入县域主导产业范畴,给予电商企业与工业企业同等的政策支持。二是降低园区准入门槛,鼓励电商企业入驻园区,为电商企业提供土地、厂房、仓库等要素资源支持。三是加强电商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与高校、培训机构合作,开设电商专业课程和培训项目,培养一批本土电商人才;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地电商人才来淮创业就业。四是支持电商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从销售向仓配物流、线上线下融合等领域延伸,对转型过程中遇到的资金、技术等问题给予重点支持。通过完善电商生态,助力电商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电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三是加强供应链建设,提升产业效率。一是培育壮大电商企业,鼓励电商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战略合作等方式扩大规模,提升供应链整合能力。二是推动电商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支持电商企业建设数字化采购、仓储、配送系统,提升供应链的信息化水平。三是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物流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四是鼓励电商企业与物流企业深度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加强电商供应链建设,提升产业效率,推动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

 

 

淮安市商务局

2025年 5 月 28日

 

 

联 系 人:周舟

联系电话:18800665065

抄    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

淮商电商〔2025〕38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