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站内导航: 首页 > 信息公开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索 引 号 014290053/2025-00057 发布机构 淮安市商务局
文  号 淮商经〔2025〕63号 公开日期 2025-07-25
文  号 淮商经〔2025〕63号 公开日期 2025-07-25 失效日期
名  称 对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ZXTA32080020250363号提案的答复
关 键 词
内容概述
时效说明
对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ZXTA32080020250363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马金星委员:

非常感谢对商务工作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海外市场布局与风险防范的建议》对推动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建议,现根据我局职能,结合协办单位意见,对您的提案回复如下:

一、2024年支持企业发展简要情况

过去的2024年,始终保持“攀高比强、跨越赶超”的战略定力,积极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对外贸易量质并举。一是强化精准服务。助企服务主动靠前、精准周到,发挥全市稳外贸专班作用,强化工作调度、协调和督导,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推动重点外贸企业抢抓政策窗口期,用好海外仓、境外合作园区等出口渠道,扩大出口体量。加强市县联动,动态了解企业运行情况,畅通常态化企业帮扶通道。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出台制定发布《淮安市2024年贸易促进计划》,组织300余家企业、近千人参加广交会、华交会、跨境电商展、大阪展等境内外重点展会。深化与中国信保江苏分公司战略合作,保障企业更有底气抢订单、拓市场。三是发展新业态。积极引培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外贸新业态,招引20余家跨境电商企业和专业服务机构入驻跨境电商产业园。举办首届跨境电商职业技能大赛活动。聚焦知识产权、税务、关务、平台规则等开展专题培训,提高跨境电商从业人员业务水平。

(二)对外投资稳步发展。2021年以来,我市在境外共设立33家企业(2021年-2024年分别设立1、7、11、14家),协议投资额1.95亿美元(2021年-2024年分别为100、3258、7264、8872万美元),投资目的地主要分布在越南、柬埔寨、泰国、印度尼西亚、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营范围主要包括设备制造、木业家具、水陆货运等。

(三)主动靠前做好服务。坚持“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理念,主动靠前为企业排忧解难,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宣传好省级商务发展专项资金、市级商务流通发展专项资金以及金融政策等,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在江苏政务服务网公示企业境外投资备案办事指南,内容包括受理标准、办理材料、表格下载、办理流程、办理时限、咨询电话等内容。

二、2025年支持企业加速发展主要举措

(一)营造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良好氛围。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为落实《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淮发﹝2022﹞4号),我市设立总规模2.43亿元的工业强市发展专项引导资金,聚焦“353”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对企业项目建设、规模提升、科技创新、智改数转、绿色制造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2025年预算将增至3.1亿元,单项奖励最高500万元,对获得省级以上认定类的奖补,实行免申直补、精准直达。具体包括:支持项目投入,技术改造项目根据设备投入和项目产出情况,最高给予500万元分档奖补;支持规模提升,对年度开票销售增量超亿元的企业,最高奖补100万元;支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对获得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首台套重大装备、中试平台、智能工厂、绿色工厂等认定的企业,最高给予150万元奖励。二是提升企业服务水平。实施百亿企业培育、“智改数转”、专精特新、千企技改等行动计划,建立“智改数转”辅导诊断、绿色标杆企业创建、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巡诊、专精特新申报辅导、“面对面”指导等服务机制。定期举办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协同发展。高标准建设市级铸、锻、精加工、电镀、热处理、模具等“五中心一基地”产业配套,建成工业物联网装备计量中心、淮安创新港等公共研发、检验检测平台,为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行业企业提供加工处理、科技研发、检验检测服务。优化整合资源,上线“淮企小秘书”网络服务平台,提供产品展示、政策支持、惠企服务、供需对接等一站式综合服务。三是强化政策体系支撑。出台《2025年淮安市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在工业强市引导资金中设立专精特新专项,在继续对获评专精特新企业给予奖励基础上,实施一揽子扶持政策:对专精特新企业设备投资贷款给予贴息;对专精特新企业研发费用补贴予以上浮;对首次获评国家和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超额完成专精特新企业投资建设项目的县区(园区)给予奖励。持续优化专精特新企业项目核准备案、工程规划、环评、安评、能评、施工图审查等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推行包容审慎监管,营造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聚力扩量提质,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开拓国际市场。用好 “一带一路”、RCEP政策,推动“新三样”出口规模,组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广交会和日本大阪展等境内外展会,助力企业抱团出海参展。坚持“抓大不放小”原则,联动县区建立中小微企业服务机制,定期举办中小微企业外贸政策宣讲会,提高外贸政策渗透率,培育中小外贸企业发展壮大,提升外贸贡献度,帮助我市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二是强化百强企业跟踪服务。对全市前100强企业进行重点跟踪服务,了解相关诉求、全年预计完成金额,把握运行态势。加大企业开拓东盟、中亚、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的扶持力度,提升境外重点展会的组织化程度,推动企业抱团参展。争取更多华交会、日本大阪展等展会资源,鼓励企业多元化开拓市场。三是推动外贸新业态发展。出台和落实《2025年淮安市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深入实施跨境电商+产业带行动,开展户外休闲等特色产业带调研走访,举办亚马逊全球开店、阿里国际站、TIKTOK等平台主体孵化活动,组织150多家次跨境电商企业参加跨境电商展会。

(三)搭建“走出去”平台,护航“走出去”主体。一是开展政策宣传介绍。重点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成员国、国家级和省级境外合作园区,解读投资条件、政策扶持等企业关心问题,支持企业到柬埔寨西港特区、中阿产能合作示范园等国家和省经贸合作区投资兴业。二是组织企业参加投资推介会。组织并带领企业参加兰州洽谈会、东盟博览会、中非博览会,动员企业参加商务部、商务厅组织的各类线上线下投资洽谈会,为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推进务实合作。对在境外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先进制造业、开发矿产资源、并购境外企业等对外投资项目达到一定规模给予资金扶持。三是护航境外投资安全稳定。提升对外投资合作风险防范水平,充分发挥“人身意外伤害险”“安全防卫保险”项目对外派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障作用,完善风险防范措施,强化跨境投资合作安全。严格执行赴高风险国家(地区)开展投资合作规定,落实“危地不往、乱地不去、危业不投”要求,加强对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监管。动态掌握境外项目和外派人员基本情况,维护人身财产安全,促进对外投资合作平稳有序发展。

 

附件:我省境外合作园区介绍

 

 

 

 

我省境外合作园区介绍

 

我省共有七个境外园区,即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徐工巴西工业园、印尼加里曼丹岛农工贸经济合作区、江苏—新阳嘎农工贸现代产业园、印尼吉打邦智能家居产业园等。

1.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位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哈利法工业区内,毗邻哈利法港,规划总面积12.2平方公里,由江苏省海外合作投资有限公司投资运营管理。示范园被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为全国首家“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园区。示范园大力发展装备制造、新能源和环保产业、精细化工、金属加工、仓储物流和其他高端制造业。

2.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由红豆集团联合无锡华泰投资置业有限公司、柬埔寨国际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建设,是中柬签订双边政府协定的国家级经贸合作区。西港特区规划面积11.13平方公里,以纺织服装、箱包皮具、木业制品、五金机械、建材家居、精细化工等产业。

3.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于2015年4月正式成为中国财政部和商务部确认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工业园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附近的杜卡姆市,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目前入园企业八十多家,从事水泥生产、制鞋、汽车组装、钢材轧制、纺织服装、日用化工、食品以及制药等行业。

4.徐工巴西工业园位于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包索市,占地面积1200亩,投资累计3亿美元以上,已投产的厂房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园区定位以工程机械为基础,联合上下游产业链,打造成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服务、备件、物流、金融、租赁于一体的专业型工业园区(详见江苏省商务厅网站)。

 

 

淮安市商务局

2025年7月 25 日

 

 

 

联 系 人:卜言锦

联系电话:83900383

抄    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  

淮商经〔2025〕63 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