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索 引 号 014290053/2025-00011 发布机构 淮安市商务局
文  号 公开日期 2025-03-03
文  号 公开日期 2025-03-03 失效日期
名  称 2024年度市商务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关 键 词
内容概述
时效说明
2024年度市商务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4年,市商务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淮安市贯彻落实〈法治领域改革纲要(2023—2027年)〉任务清单》《2024年全省商务系统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淮安市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任务分解表》等工作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法治审查工作,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服务保障全市商务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推进法治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法治理论学习入脑入心

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2024年度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提升法治理论水平。线上线下同步学。2024年,局党组集中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淮安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10余次。利用市委手机党校、领导干部在线学习平台等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法律法规、党内法规学习。理论研讨结合学。传达省、市有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等部署要求,围绕工作实际中存在的法治建设问题、依法依规推进商贸领域安全生产等开展交流研讨。实践指导深化学。局领导带头学习研究,积极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商务工作实践,完成推进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文章1篇。结合工作岗位和履职实际,认真开展年度工作述法。

(二)依法行政实施见行见效

梳理我局重大行政决策、行政权责事项等清单,完善法治审查工作制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梳理行政权责清单。在商务部、省商务厅行政权力事项清单基础上,动态调整我局行政权责事项清单19项,共71项。进一步理清商务与相关部门在商贸领域安全生产、消防等方面监管执法、行业管理职责分工。完善法治审查机制。建立市商务局法治审查工作机制,拓展法治审查事项范围,对以局名义印发的文件、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信访处理意见书等纳入法治审查事项清单。2024年共审查相关文件、合同等67件,提出修改建议约150条。加强行政程序规范。探索建立行政规范性文件提前识别机制,防止将行政规范性文件作为一般文件制发。在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发过程中,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履行合法性审查、集体审议等程序要求。2024年,印发行政规范性文件1件,开展到期前评估1件,废止1件。

(三)商务执法监管宽严相济

加强工作统筹,动态调整“双随机、一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推进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推进商务执法清单管理。落实全省商务系统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制度。发布涉企行政检查清单2024版,落实“先备案、后检查”,做到无计划、无备案不检查。做好省级下放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专家评审、拍卖企业年审。联合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26家次,督促整改消防安全等问题65个。推进非现场等新型监管方式。通过成品油零售企业年检系统平台、江苏加油APP等,在线监测加油站运行,开展“非现场”式跟踪反馈,减少对企业的打扰。按照“能联合尽联合”原则,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单用途商业预付卡检查,实现“进门查一次”。推进重点领域联合监管。牵头开展非法成品油经营整治“春季行动”,完善线索移交查处流程,取缔非法加油点13个,罚没非法油品40.2吨,查扣“新能源动力液”9410千克,处罚金53.49万元。联合七部门排查非法拆解机动车行为,清除“僵尸车”40余台,消除回收企业安全生产隐患28条。

(四)法治营商环境提质增效

推进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法规制度,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清理规范政策法规文件。废止行政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措施文件9件,提请市政府废止相关文件13件。将公平竞争审查纳入发文必经环节,凡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文件均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共审查文件15件,修改问题12个。推进重要领域权益保护。宣传落实《江苏省促进和保护外商投资条例》,开展外资企业“月季歌”服务品牌,联合海关、税务、人行等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176个。淮安市打造一流涉台服务环境、首创台商台企“可视化”司法服务2个案例入选全省便利外籍人员来苏工作生活典型案例。聚焦世界美食之都建设,提出推进淮扬菜传承保护“小切口”立法建议。提升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与市知识产权局举办2期海外知识产权培训,邀请省贸促会专家对我市150多户外贸企业就运用国际经贸规则开展专题介绍和案例指导。服务11家企业有效应对国外反倾销、反补贴等调查,帮助1家企业排除美国最终用户名单,免受相关制裁。

(五)普法宣传教育有声有色

持续开展多主题、多形式商务法律法规宣传和教育、交流活动,不断提升法治素养。加强商务法治业务培训。邀请市直部门执法能手、高校教师、法律顾问等开展行政执法、行政复议、党纪法规等法治讲座10期。编发“淮安商务应知应会法律法规”学习专刊8期,组织年轻干部、新入职人员等参加庭审旁听20余人次。加强商务法治人才培养。优化行政执法人员结构,新申领行政执法证3个,注销8个。拓展涉外法研究,组织学习主要国家和地区贸易调整援助法律法规、国际商法理论等。1名同志入选市涉外法治人才库专家,1名同志被选为镇街法治审查员。加强商务法规宣传。在吾悦广场组织开展商务执法普法宣传,传播“宪法宣传公益广告”,走访机动报废回收企业、再生资源回收等企业开展普法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非法成品油违法典型案例,加强警示宣传教育。与绿地社区结对,开展《反食品浪费法》等主题宣传、有奖问答活动。拍摄“节俭是节日的美筵”公益宣传片,在学习强国、人民网、抖音等平台广泛传播。

二、2024年推进法治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是政策文件质量不高。面对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新形势、新要求,法规制度学习不到位,有的将属于行政规范性性质的公文作为一般公文制定。二是法治培训与学习机制滞后。对新兴领域和商事法律知识培训不足,系统内优秀师资稀缺,培训形式相较单一,缺乏互动研讨等实践性教学。三是跨部门协同机制不健全。商务领域事中事后监管,与市场监管、应急、环保、交通、公安、税务等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机制不完善,部门协作联动少,综合监管能力有待增强。

三、局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1.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落实法治建设重要工作部署。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等内容,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理顺商贸领域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强化部门分工协作。印发《2024年全市商务系统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研究部署商务执法体制改革,商务执法职能回归局机关。

2.全面加强法治审查工作,推动依法履行政府职能。专题研究加强法治审查工作制度,拓展事项范围,全面发挥法治审查“抓前端、治未病”作用。配备法治审查人员6人、公职律师兼法律顾问1名、外聘法律顾问1名。印发《淮安市商务局重大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制度(试行)》,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组织集中学习对行政败诉典型案例的通报,扎牢依法行政意识。全面推进机关政务公开,公开信息116件,处理依申请公开5件、行政许可16件。无被上级机关变更和撤销行政决定情况。

3.自觉接受人大和民主监督,坚决维护司法权威。印发2024年淮安市商务局党风廉政工作要点、季度工单,加强作风建设。落实《淮安市涉诉行政行为规范提升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开展行政许可、行政备案、资格认定、规划实施等行政行为自我排查,规范内部审核程序,主动公开相关办理信息。承办人大建议主办件10件、政协主办件28件,代表、委员反馈均为满意。受理12345政府热线平台工单497件,办理响应率、按期办结率、回访满意率均为100%。2024年行政涉诉案件1件,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支持法院依法审理。

4.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推动提升法治素养和能力。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督促工作人员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严于律己,规范用权。严格执行行政负责人集体讨论程序规定。强化机关党委、综合处、办公室等法治审查机构力量,推进法治工作队伍建设。优化公平竞争审查“自查+复核”、合法性审查等工作机制,注重在工作中提升全员法治意识和素养。发布《淮安市商务局行政合规指导清单》,加强对企业的行政合规指导。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加强法治建设统筹协调。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法治思想重大意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的学习领悟,用理论指导实践,法治化推进我市商务领域创新改革,完成推进商务领域法治建设理论文章2篇,服务商务高质量发展。推进商务领域联合监管。加强商务与市场监管、应急、公安、生态环保等部门的配合协作,在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成品油流通、报废机动车回收等领域开展执法演练,加大联合查处力度,提升商务执法监管工作质效。强化商务法治监督。编制商务部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权责清单,明确商务执法监督工作职责、履职方式和工作责任。加强对商务执法案卷制作的业务指导,开展案卷评查。落实回访反馈机制,提升12345热线工单服务质量和办理实效。

(二)加强依法依规全面履职。严格履行法定职责程序。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规范执行71项行政权责清单。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有关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法定程序。按照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发程序,修订全市稳外贸十二条政策举措文件。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依法公开政府信息。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执法业务指导,编制商务行政处罚业务规范工作指南,落实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工作任务。进一步规范商务部门成品油经营零售许可、境外投资备案等业务管理,完善相关手续。强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用好大数据平台,推进业务交流和信息共享,提升商务干部法律文本起草水平。进一步优化申领商务行政执法证人员结构,扩充公职律师队伍。组织专兼职法治审查人员参加省市各类业务培训,提升法制审核水平。

(三)加强商务普法宣传教育。加大应知应会法规学习。常态化开展商务系统应知应会法律法规、党内法规学习,尤其是与商务相关联的市场监管、生态环保、新兴领域等相关领域,全年举办法治集训不少于6期,丰富学习形式,提升法治思维视野。加大商务执法业务培训。邀请省、市有关商务执法、行政处罚方面专家,对市县商务系统执法人员开展业务培训10期,全年完成公共法律知识培训20学时、商务执法业务培训40学时、新申领执法人员岗位训练120学时。加大商务普法宣传力度。落实普法工作责任制,加强商务法律知识普及、宣传培训、咨询解读和警示教育,进一步创新宣传形式。纵深开展安全生产制度宣传,推进商务领域人员密集场所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试点。

2024年度市商务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doc